2008年11月27日 星期四

創智慧( On Intelligence ) 譯評-Part 3

<譯文>人工智慧研究者很害怕大腦也是同樣的情形,一個高齡幾億歲的光華牌拼裝機。- P66
<原文> AI researchers fear the brian is similarly a mess, a several-hundred-million-year -old kludge- p37
<譯評>kludge 在電腦裡指的是白牌組裝品, 洪蘭把他翻成光華牌拼裝機, 我覺得容易理解又不失原味。
<修正>經過上課討論 ,光華牌易產生對品質上認知的問題 ,有褒有貶。所以應該改為拼裝機即可。

<譯文>克里克把它叫做假說, 是為了政治正確。-P72
<原文> In calling this a hypothesis, crick was being politically correct-P43.
<試譯> 克里克基於利益上的考量, 把它稱之為假說。
<譯評> Hawkins 在書中獨排眾議, 提出只要了解新皮質就可以了解智慧。 此一觀點激起不少反彈 。而克里克也出過ㄧ本獨尊新皮質的書 , 只是他比較含蓄的稱之為 " 驚異的假說" (The Astonishing Hypothesis ) 。Hawkins 認為他是為了不引起其他科學家的太多反感, 而將這個事實稱為假說 。Politically 字面解釋為政治的, 並無錯誤。 不過克里克的書或是理論跟政治並沒有太大的相關 ,而且政治正確這四的字, 實在令人很難明白是什麼意思。

<註> 書中有提到大腦的布羅卡區, 找到了王道環的一篇文章 http://www.nsc.gov.tw/files/popsc/2004_44/80-82.pdf

2008年11月19日 星期三

創智慧( On Intelligence ) 譯評- Part 2

  • <譯文> 假如有人問她,這個答案是否來自於了解這個故事的某個有智慧的心靈, 她一定會說是的 。(P45 )
  • <原文> If she is asked whether those answers came from an intelligent mind that had understand the story, she will definitely say yes. (P19)
  • < 試譯>假如有人問她,這個答案是否由一個了解故事的才智之人所提供 ,那無庸置疑地 她一定會說是的。
  • <譯評> intelligent mind 翻成有智慧的心靈, 字面上不太能說是錯誤 只是在中文的語法上, 心靈往往都是泛指精神層次, 而不是一個會給答案的物體。 Mind 又可以被解釋為 a person who uses his reasoning orintellectual powers well., 所以在這裡把它改為有才智之人, 似乎較為通順。
  • <修正> 12/5經課堂討論 ,老師認為有才智的並不一定是個人 ,( 也有可能是有才智的狗?! ) ,所以建議改為 「這個答案是否來自於某個了解故事的聰慧心智 」。

  • <譯文> 到了一九八O年代中期, 他們終於熬出了頭 看到了青天 。( P51)
  • <原文> and in the mid-1980s, their day in sun had arrived (P24)
  • <試譯>到了一九八O年代中期, 他們熬出頭的日子終於到了。
  • <譯評>青天 在中文裡面 ,帶給一般人的聯想, 大多是含冤得以平反 這裡所指的是,類神經網路系統終於受到了重視 ,開始得到研究經費的補助 ,用青天這個字眼 似乎是太過 了。


  • <譯文>錯誤的後向傳遞只在學習期發生。( P52)
  • <原文>The backward propagation of errors only occurred during the learning phase.
  • <試譯>這種將錯誤往後向傳遞的運作, 只會發生在學習期
  • <譯評>猛一看中文以為"後向傳遞" 這個動作是 錯誤的, 但是讀了原文後才知道 ,這個後向傳遞是用來傳輸 " 錯誤" 的。


燦爛千陽-A Thousand Splendid Suns


燦爛千陽 一出版 ,就打著 " 追風箏小孩" 最新力作之名, 登上各大媒體。 說也奇怪, 同樣身為女性 ,對於這本描述女性境遇的小說, 感動程度反不若 " 追風箏的小孩" 。不知是因為最後半圓滿的結局 ,還是已經對阿富汗好奇的程度減低 ,看完後久久不能自己的感動 不復存在。

為了確認是自己的感覺駑鈍了, 還是一般普羅大眾都跟我有一樣的想法 ,我特地上網看看大家對這本書的評論 。有趣的是我在Yahoo 知識, 看到一篇討論文學中的法律論述, 正巧是燦爛千陽的 Case Study。 轉載如下, 讓各位換個角度去思考一下文學作品。


轉載Yahoo 知識

>>>>>>>>>>>>>>>>>>>>>>>>>>>>>>>>>>>>>>>>>>>>>>>>>>>>>>>>>>>>>>>>>>>>

「燦爛千陽」〈Khaled Hosseini〉第325頁與326頁,描述了瑪黎安殺死拉席德的過程。Khaled Hosseini從沒在書中對於這件刑案提到「死刑」或「槍斃」等字眼,可是瑪黎安確實因為這件事而死於伊斯蘭律法的槍下。在346頁:『「跪在這裡,姐妹,往下看。」最後一次,瑪黎安最後一次聽命行事。』讀來令人心酸。心中頓時湧現對於伊斯蘭律法殘酷、不近人情以及歧視女性的感嘆。
我想,如果適用中華民國刑法,或許瑪黎安罪不致死,縱使瑪黎安受有期徒刑之宣告與執行,但因不致死,故於其刑滿出獄,她自當有機會取回費伊祖拉穆拉為其保留其父親對其之懺悔信,我想這有助於彌補瑪黎安坎坷的生命歷程。可是Khaled Hosseini選擇悲劇與遺憾而不為這樣圓滿情節的安排。
所以我選擇用中華民國刑法的角度來為瑪黎安脫罪。只要瑪黎安主張刑法24條「緊急避難」,自可避免死刑的結果。茲將「緊急避難」描述如下:
刑法24條第1項規定:「因避免自己或他人生命、身體、自由、財產之緊急危難而出於不得已之行為,不罰。」
先不討論學理上的構成要件〈Tatbestand〉與緊急避難法律性質。純就法律條文以觀。何謂「緊急危難」?又何謂「不得已之行為」?如果瑪黎安為了避免萊拉的生命法益〈可以簡化理解為:法律所保護的利益〉受到拉席德侵害而出於不得已的情況殺了拉席德,則依條文的精神,瑪黎安可以免除刑事責任。因此這兩個法律要件對於瑪黎安是否成立緊急避難的過程格外重要。
首先,何謂「緊急危難」?在理解何謂緊急危難前,我們先來看看當時發生什麼事:
「1.最後拉席德一翻轉,壓在萊拉身上,雙手扼住她的脖子。
2.瑪黎安…。但是他的手指仍然緊緊掐住萊拉的氣管,瑪黎安知道,他不打算鬆手。
3.他想要勒死她,而他們倆無計可施
4.萊拉臉色發青,翻著白眼。瑪黎安看見她已不再掙扎。他就要殺死她了,她想。他是來真的」
從上述案發當時的現況來說,萊拉生命陷於危難的處境自不在話下,但該情況有否構成「緊急」?
所謂「緊急」,在判斷上採折衷說:
a. 拉席德主觀上扼死萊拉的犯意已經很明顯
b. 客觀上萊拉的生命法益也出現了被侵害的急迫危險
故案發當時「緊急危難」的情況應予以肯定。
其次,瑪黎安的避難行為是否出於「不得已之行為」?
所謂「不得已」,在判斷上原則上必須是「最後唯一之選擇手段」,若瑪黎安使用了諸多手段,而拉席德他仍不打算鬆手〈如上述2〉及他們倆已經無計可施〈如上述3〉的情況以觀,瑪黎安當然只剩殺死拉席德這個不得已之行為。
因此,瑪黎安殺死拉席德這個不得已之行為,可以主張緊急避難,依刑法24條第1項的規定而不罰。
只是瑪黎安為了避免萊拉的生命法益受到侵害,而犧牲了拉席德的生命法益,站在生命絕對保護的立場以觀,不能因為某人該死,即曰人人皆可不依法律程序即令其死。故所剩者,必須討論瑪黎安是否「避難過當」的刑責。
刑法24條第1項但書規定:「…。但避難行為過當者,得減輕或免除其刑。」
通常判斷有否避難過當,必須衡量「避難所要保護的法益」與「避難所必須犧牲的法益」,案例所示:兩者均為生命法益,難有孰輕孰重的比較標準,但如前述生命絕對保護的立場而言,個人覺得應該肯定瑪黎安避難過當的刑責。以免動輒有人主張欲保護他人的生命法益而犧牲他人的生命法益。
所以,若依中華民國刑法來論罪,對瑪黎安最有利的判決是
a. 不罰〈刑法24條第1項本文〉
b. 減輕或免除其刑〈刑法24條第1項但書〉
不過即使瑪黎安不主張緊急避難,瑪黎安所遭受的家庭暴力過程依刑法57條與59條的規定,仍可減輕其刑。最著名的案例就是1993年發生的「鄧如雯殺夫案
所以瑪黎安罪不致死,罪不致死啊!

2008年11月13日 星期四

大腦的秘密檔案-前言譯評

< 譯文> 人類大腦的神秘面紗終於慢慢地 、一層層被揭開 。一直到最近 我們還無法直接檢驗這個帶給我們思考、 記憶 、感覺和知覺的地方它們的本質只能靠觀察它們的效應來推論。

< 原文 > The Human brain has been slow to give up its secrets. Until recently the machinations that gives rise to our thoughts, memories, feelings and perceptions were impossible to examine directly, their nature could only be inferred by oberving their effects.

<試譯>探究人類大腦的神秘之旅是緩慢的。 即使到了今日, 我們還是無法一窺這個策動我們思考、 記憶、 感覺和知覺指揮官的全貌 。我們只能靠觀察它們的效應來推論其本質。

<譯評>在還沒看原文前 ,對這句翻譯唯一不能理解的是最後一句話- 它們的本質只能靠觀察它們的效應來推論。 什麼樣的本質跟效應? 然後回頭看了原文, 發現整段話的翻譯都很有問題 。首先原文所謂的 'slow to give up its secrets'所指的應是人類得以一窺大腦秘密的過程是緩慢的 ,並不是大腦的秘密被慢慢揭開了。( 我本來還覺得這句翻譯不錯!) 再者 ,machinations 原意為詭計跟陰謀 。我想作者會用這個字應是意指大腦深不可測且不易探知 。譯文只有簡單的翻成' 地方' ,實在有點抹煞原作的苦心。


< 譯文> 這本書的一個目的,就是引起人們重視大腦研究在社會上的應用。

< 原文> One of the prupose of this book is to draw attention to the social implications of what at first sight may seem a purely technological advance.

<試譯>本書的一個目的 ,是希望引起人們重視對那些原本看似因為科技, 但是實質卻是因為大腦所帶的的社會影響。

<譯評>"implication" 這個字讓我在這個句子卡了好久 。請教過老師後, 確定不能翻譯為應用 。可是我還是不懂, 所謂的Social implcations 到底所指為何 ?以致於明明知道這是一句錯誤的翻譯 ,卻也想不出更好的翻譯。後來花了一點時間跟老師討論後, 大概知道所謂的 Social implication泛指一些不明顯或是隱藏的影響 。

2008年11月9日 星期日

Quantum of Solace- 量子危機?


本週最受矚目的電影應是007第22 集 < 量子危機 > 。 在還沒看到英文片名之前, 我一直以為這是一部跟量子有關係的動作冒險片。 雖然一直以來我對007 電影興趣不高( 說實話是一部也沒看過) , 但是因為最近上課聽了幾次老師提到量子力學 ,所以引發了我對這部 量子危機小小的興趣 。

整部片片長106分鐘 ,號稱是007 所有片子最短的一部。 電影真的很快就結束了, 不是因為太好看了 ,所以時光飛逝 ,而是我一直在期待量子在片中出現 。可是到電影散場時, 我還是不知道量子跟這部片有什麼關係。 因為整部片" Quantum " 這個字只出現過二次, 第一次是主角說了一句" quantum of time " ( 上下文不記得了 )。 第二次是 壞人 Greene 對 Bond 說 " I have told you the quantum ." ,然後 Bond 說" Yes, you did " 。 而且全劇的主軸都繞著要壟斷玻利維亞的水資源打轉, 更跟量子扯不上邊。
後來問了一些有看過這部子的朋友, 得到了一些不同的看法 。有人說因為Greene 所屬的集團叫做量子集團 ( 我後來去英文官網查證一下 沒有發現量子集團這個組織。) 。有人說 Greene 的集團勢力很龐大,可以滲透到各處 不易被察覺 ,就跟量子一樣 。( 不易被察覺得事情何其多, 何需用量子來形容 ? ) 這些答案都不能滿足我, 所以我開始從片名著手 。

這部片子的英文名叫做 " Quantum of Solance "。 Quantum 可做量子解, 亦有數量 ( amount )的意思 ,solace是安慰。 如果先把 quantum 解釋為 amount ,那就可以把劇中第一次出現的 quantum of time 解釋為所要花費的時間數量( 電影中好像是翻成量子時間 )。那第二句的 " I have told you the quantum " 應就是 ' I have told you the amount " 。但是Greene 所說的 amount 到底是什麼? 我去查了一下以前 007 電影的一些資料 ,發現 在上一集bond 因為被摯愛背叛後, 而變為冷血的殺手。 片中出現過一句話" No one in the world has a Quantum of Solace for James Bond"。所以quantum 不論在片名或是句尾都應被解釋為 amount。那到底片名要如何翻譯比較適當呢? 翻成安慰的數量 ,當然不是一個可以引起噱頭的的片名, 而且跟整部片子的動作場景有點落差 ( 雖然這部片子有蠻多地方在討論創傷後的心理-- Bond 的失眠 ,Camelle 因為家人被殺害的復仇。) 。但是片商所採用的"量子危機" 一名,又有誤導觀眾的疑慮 ( 至少我在網路上已經看到有不少跟我一樣詢問量子在哪裡的觀眾。 ) 。這樣拗口的片名對於翻譯與電影的宣傳,應都是令人困擾的問題吧。

2008年11月5日 星期三

佛經語言學

第二次在部落格發表與宗教有關的感想」, 其實並不是我對佛教或是佛典有莫名的狂熱。 而是在準備翻譯史報告時」, 片片段段的在網路上看到一些以前從未接觸過或是聽過的名詞 - 佛經語言學。

佛經語言學指的是語音、構詞、詞義、跟句法,這是語言組成的四個主要領域。因此,佛經語言學的研究可以劃分為這四個部份。所謂佛經語言學,也就是弄清楚古代佛經理面所說的話,包括東漢以後所有翻譯為中文的佛教經典,也包括唐宋元明本國和尚所撰寫的禪宗語錄。把裡面的語言現象弄得清清楚楚。不但幫助讀者克服讀經時的語言障礙,更作為探索古代漢語的重要憑藉。觀察我們的語言是如何產生變化的,變化的規律又如何?因為佛經保留了大量的當時的語言記錄。古代的譯經者為了更有效的傳播佛法,總是運用社會大眾的口語來進行佛經的翻譯。所用的詞彙,在當時都是耳熟能詳的群眾用語。絕不是象牙塔裡少數學者孤芳自賞的文言。佛經難懂的癥結在哪裡呢?是語言。因為那是古代的白話文。瞭解了這個道理,我們今天若要真正讀懂佛經,首先就必須克服語言的障礙,必需從佛經語言學著手。

而提起佛經的翻譯, 就不得不提起 唐僧玄奘。他總結多年翻譯佛經的經驗,建立了"五不翻"的原則, 指導譯壇眾多佛教學者集體譯經。 他說的"不翻"並不是不翻譯,而是"不意譯"。他認為在以下五種情況下要譯音:
1)秘密故(也就是佛教的秘密,如咒語,要譯音)
2)含多義故 (不是指一詞多義,而是指需要長篇大論解釋的概念,應先譯音,再講解普及)比如將梵語bhagavat譯音為薄枷梵。原詞雖指佛陀,還含有"自在、熾盛、端嚴、名稱、吉祥、尊貴"六義,光說佛陀,不足以表達其世尊。如同”功夫”的英譯現在是Kongfu,以別於martialart,方顯出功夫之"耗時、耗力、守元、固本"等要義。
3)此無故(中國沒有的東西)
4)順古故(既已有的譯音,不再重譯)
例如在唐僧譯經之前,梵語Anuttarasamyaksambodhi已經譯音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其意為能夠覺知佛教的一切真理,並如實了知一切事物,從而獲得無所不知的智慧。
5)生善故(既只可意會,不可言傳者,要譯音)
梵語Prajna的意思和智慧差不多,但佛教徒認為它和一般智慧不同,認為它是直接瞭解一切事物本質的特殊智慧。譯音為般若。

然而有一派新的論述認為 所謂的”五不翻”,不是不翻,而是”未翻”,也就是說在五種範圍中的言詞牽涉到的意義太過廣泛,所以乾脆不進行翻譯,而由講經者進行說明;所以是”沒有翻”,而不是”不要翻”。

從以上的說明中就可以看到一個問題,那就是佛經的翻譯和其它文學的翻譯有著很大的不同,這樣的不同或差異,我想應是源自於佛經本身的性質,祂是一個道理,而道理是不能被翻譯所侷限的。

我們以同樣的角度來看其他宗教的經典翻譯。

聖經翻譯主要有四個元素:所依據的原文版本、釋經取向、翻譯原則和譯入的語文。許多人會說「翻譯的文本當然就是聖經!」但「什麽是『聖經的文本』?」「那當然是我們的聖經啦!」神學生會加多一句說:「準確一點,是希伯來文和希臘文的原文聖經!」然而從聖經書卷成書至到15世紀現代印刷術面世,舊約和新約經歷了2000至1500年的流傳,在這段歷史上,所有的聖經出版全靠人手抄寫而成;從聖經文本可以反映歷代教會的傳統。所以所謂的「原文聖經」,實指衆多佐證編出來的「原文聖經版本」。
那什麽是「聖經翻譯」?翻譯可能嗎?基督教會認為,這裡講到的是翻譯能否與原文一樣的問題?

對於伊斯蘭教來説,他們的經典是不能翻譯的,他們相信上帝的話語是至聖的不能翻譯的,並且上帝的話就是希伯來文的。

聖經翻譯的差異的三個因素是文本的差異、教會的傳統和組織政策。比如聖經新譯本是從七十士譯本翻譯而來的;和合本是從馬所拉文本翻譯而來,如果馬所拉文本不被接受,而七十士譯本被接納,那麽有關兩者重大的差異必須要註腳和序言中指出。聯合聖經公會界推薦以意義為重心的翻譯。

基督徒要明白聖經話語的真正意義。基督教是活的信仰,聖經幫助信徒明白聖經所指向的上帝,信徒是通過聖經話語經歷上帝,但如果不明白神的話語背後的意思是無意義的。

這一段的敘述表達了其它的宗教對於翻譯有同樣的看法,就是宗教的經典是在傳達一個道理,這個道理的主要目的是讓人可以接近、接受這個宗教,而道理,只有講述,而沒有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