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在部落格發表與宗教有關的感想」, 其實並不是我對佛教或是佛典有莫名的狂熱。 而是在準備翻譯史報告時」, 片片段段的在網路上看到一些以前從未接觸過或是聽過的名詞 - 佛經語言學。
佛經語言學指的是語音、構詞、詞義、跟句法,這是語言組成的四個主要領域。因此,佛經語言學的研究可以劃分為這四個部份。所謂佛經語言學,也就是弄清楚古代佛經理面所說的話,包括東漢以後所有翻譯為中文的佛教經典,也包括唐宋元明本國和尚所撰寫的禪宗語錄。把裡面的語言現象弄得清清楚楚。不但幫助讀者克服讀經時的語言障礙,更作為探索古代漢語的重要憑藉。觀察我們的語言是如何產生變化的,變化的規律又如何?因為佛經保留了大量的當時的語言記錄。古代的譯經者為了更有效的傳播佛法,總是運用社會大眾的口語來進行佛經的翻譯。所用的詞彙,在當時都是耳熟能詳的群眾用語。絕不是象牙塔裡少數學者孤芳自賞的文言。佛經難懂的癥結在哪裡呢?是語言。因為那是古代的白話文。瞭解了這個道理,我們今天若要真正讀懂佛經,首先就必須克服語言的障礙,必需從佛經語言學著手。
而提起佛經的翻譯, 就不得不提起 唐僧玄奘。他總結多年翻譯佛經的經驗,建立了"五不翻"的原則, 指導譯壇眾多佛教學者集體譯經。 他說的"不翻"並不是不翻譯,而是"不意譯"。他認為在以下五種情況下要譯音:
1)秘密故(也就是佛教的秘密,如咒語,要譯音)
2)含多義故 (不是指一詞多義,而是指需要長篇大論解釋的概念,應先譯音,再講解普及)比如將梵語bhagavat譯音為薄枷梵。原詞雖指佛陀,還含有"自在、熾盛、端嚴、名稱、吉祥、尊貴"六義,光說佛陀,不足以表達其世尊。如同”功夫”的英譯現在是Kongfu,以別於martialart,方顯出功夫之"耗時、耗力、守元、固本"等要義。
3)此無故(中國沒有的東西)
4)順古故(既已有的譯音,不再重譯)
例如在唐僧譯經之前,梵語Anuttarasamyaksambodhi已經譯音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其意為能夠覺知佛教的一切真理,並如實了知一切事物,從而獲得無所不知的智慧。
5)生善故(既只可意會,不可言傳者,要譯音)
梵語Prajna的意思和智慧差不多,但佛教徒認為它和一般智慧不同,認為它是直接瞭解一切事物本質的特殊智慧。譯音為般若。
然而有一派新的論述認為 所謂的”五不翻”,不是不翻,而是”未翻”,也就是說在五種範圍中的言詞牽涉到的意義太過廣泛,所以乾脆不進行翻譯,而由講經者進行說明;所以是”沒有翻”,而不是”不要翻”。
從以上的說明中就可以看到一個問題,那就是佛經的翻譯和其它文學的翻譯有著很大的不同,這樣的不同或差異,我想應是源自於佛經本身的性質,祂是一個道理,而道理是不能被翻譯所侷限的。
我們以同樣的角度來看其他宗教的經典翻譯。
聖經翻譯主要有四個元素:所依據的原文版本、釋經取向、翻譯原則和譯入的語文。許多人會說「翻譯的文本當然就是聖經!」但「什麽是『聖經的文本』?」「那當然是我們的聖經啦!」神學生會加多一句說:「準確一點,是希伯來文和希臘文的原文聖經!」然而從聖經書卷成書至到15世紀現代印刷術面世,舊約和新約經歷了2000至1500年的流傳,在這段歷史上,所有的聖經出版全靠人手抄寫而成;從聖經文本可以反映歷代教會的傳統。所以所謂的「原文聖經」,實指衆多佐證編出來的「原文聖經版本」。
那什麽是「聖經翻譯」?翻譯可能嗎?基督教會認為,這裡講到的是翻譯能否與原文一樣的問題?
對於伊斯蘭教來説,他們的經典是不能翻譯的,他們相信上帝的話語是至聖的不能翻譯的,並且上帝的話就是希伯來文的。
聖經翻譯的差異的三個因素是文本的差異、教會的傳統和組織政策。比如聖經新譯本是從七十士譯本翻譯而來的;和合本是從馬所拉文本翻譯而來,如果馬所拉文本不被接受,而七十士譯本被接納,那麽有關兩者重大的差異必須要註腳和序言中指出。聯合聖經公會界推薦以意義為重心的翻譯。
基督徒要明白聖經話語的真正意義。基督教是活的信仰,聖經幫助信徒明白聖經所指向的上帝,信徒是通過聖經話語經歷上帝,但如果不明白神的話語背後的意思是無意義的。
這一段的敘述表達了其它的宗教對於翻譯有同樣的看法,就是宗教的經典是在傳達一個道理,這個道理的主要目的是讓人可以接近、接受這個宗教,而道理,只有講述,而沒有翻譯。